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4:36    次浏览
大山口村高口自然村,是宜黄县神岗乡最偏远的一个小村庄,距乡政府所在地近15公里,交通不便,全村只有4户人家、12口人。今年57岁的吴希仔就住在该村,他家和万文凤夫妇是邻居。今年73岁的万文凤膝下无子无女,一直和老伴风雨相扶。2010年,老伴因病逝世,万文凤孤身一人,但生活仍井然有序。“多亏了邻居吴希仔一直以来的关心照料,要不自己的日子早就过不下去了。”万文凤说。早在20多年前,万文凤夫妻俩身体弱,生活过得很艰难。虽说只种了一亩地,可山里的田都是梯田,耕田犁地、播种收割都要花上比山外多几倍的工夫,两个老人根本吃不消。吴希仔看在眼里,记在心头,他对老人说:“你们家的田离我家近,耕田犁地、春种秋收我替你弄好。”就因这一句话,吴希仔一帮就是20多年。年底老人多次想拿出点谷子抵作工钱,可吴希仔说什么也不肯收。他说:“大娘,你这就见外了,我帮你,就没打算要你付工钱。再说,你就这么点谷子,刚够你们的口粮,我怎忍心收你老人家的工钱。”有了谷子,在山里并不一定就有米,要把谷子变成米还得去加工。山路弯曲,上坡下岭,年轻人挑一担米进来,大冷天也要湿几件衣衫。这些年来,又是吴希仔主动为万文凤家承担了这一摊子事。为了确保老人常年都有新鲜米吃,吴希仔每次加工米还要为她定好量,以免存米过多发霉。万文凤的老伴逝世后,为了减轻老人的孤独感,吴希仔和家人只要有空就到老人屋里聊天。逢年过节总要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,平时家中有好吃的总忘不了送一碗给老人。碰上老人头痛脑热的,吴希仔都会及时放下手中的活,为她寻医拿药。尽管自己家庭生活也很困难,可吴希仔却经常几十元一百元地给老人生活费。他说:“我们是邻居,老人无依无靠,照顾一下也是应该的。”